{{ title }}
{{ errorMessage }}


{{ errorMessage }}






{{ registerSuccessMessage }}

事关房地产市场,多部门最新发声!

【字体: 】   打印   分享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0月17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负责人介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一起来看——

要点速览:

四个取消:取消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四个降低: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的税费负担。

两个增加: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

今后符合“白名单”标准条件的房地产项目,均应该按照“白名单”管理,做到“应进尽进”。

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由地方自主决策、自愿实施。

预计大部分存量房贷将在10月25日完成批量调整。总体预计会在10月31日前全部完成。

房地产市场政策“组合拳”——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

四个取消,就是充分赋予城市政府调控自主权,城市政府要因城施策,调整或取消各类购房的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取消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四个降低,就是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大家都知道,降了0.25个百分点;降低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统一一套、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到15%;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的税费负担。通过落实这些已出台的政策,降低居民购房成本,减轻还贷压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两个增加,一是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这次主要采取货币化安置的方式,更有利于群众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房子。二是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要将所有房地产合格项目都争取纳入“白名单”,应进尽进、应贷尽贷,满足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关于房地产“白名单”项目

“应进尽进”——把合规房地产项目都纳入“白名单”今年年初以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把合规房地产项目都纳入“白名单”。今后符合“白名单”标准条件的房地产项目,均应该按照“白名单”管理,做到“应进尽进”。

“应贷尽贷”——进入“白名单”的项目,银行应做到“应贷尽贷”

金融监管总局已经指导各家银行在现有工作专班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逐项目落实贷款投放进度,适度下放审批权限,提高审批和放款效率,按照项目建设进度,及时发放贷款。原则上,如果有关条件和要求没有发生变化,对于进入“白名单”的项目,银行就应做到“应贷尽贷”。

“能早尽早”——优化贷款资金的拨付方式

今后,商业银行可以在与房地产项目公司协调一致的前提之下,根据房地产项目公司提供的用款计划,将全部贷款提前发放至房地产项目公司开立的项目资金监管账户。

预计到年底“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将超4万亿元截至到10月16日,据统计,“白名单”房地产项目已审批通过贷款达到2.23万亿元。预计到2024年底,“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将翻倍,超过4万亿元。

关于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改造

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改造

在前期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基础上,再新增100万套,并通过货币化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重点支持地级以上城市。

二是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给予专项借款。

三是允许地方发行政府专项债。

四是给予税费优惠。

五是商业银行根据项目评估还可以发放商业贷款。

各地还可以结合城市更新,进一步谋划选择条件成熟的项目,提前实施,只要前期工作做得好,我们还可以在100万套基础上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关于保障性住房

“租购并举” 保障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关于租赁的方式,对于新市民、青年人,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公租房,以“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等方式,让新市民、青年人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对于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实施了公租房保障,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公租房保障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实物租赁,还有一种是货币化补贴。

关于购买的方式,就是对于有一定经济能力,虽然暂时买商品房还有困难,但是可以购买保障性住房。主要是以需定建、以需定购。筹集房源也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新建,还有一种是购买符合条件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房。

在工作中,我们也考虑了新的形势变化,为适应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的需要,要求和支持地方结合实际,适度增加保障性住房的面积。

到年底可以让450万新市民、青年人住进保障性住房今年1—9月份,已经建设筹集了保障性住房148万套(间),到年底可以让450万新市民、青年人住进保障性住房。

各地首先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成“好房子”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功能、质量都有了新期待。“好房子”应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绿色,让人们住得健康,舒心;二是低碳,房子全生命周期的使用要省钱节能;三是智能,通过现代化技术和数字方式让居民更方便;四是安全。“好房子”建设




扫描右侧二维码
在手机打开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