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
{{ errorMessage }}


{{ errorMessage }}






{{ registerSuccessMessage }}

关于市政协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2号提案的答复

【字体: 】   打印   分享

卢玉坤、杨晓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案我局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定期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艺术展演、经典诵读、汉字听写大赛、诗词大会、书法绘画比赛等活动,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将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之中,融入学科教学始终,并通过道德讲堂、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坚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和孝老爱亲、互敬互爱的家庭美德,让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合您提的建议,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在全市中小学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一、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夯实传统文化教育基础

1.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书法(写字)、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充分发挥艺术类课程的美育功能。

2.进一步挖掘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学科中蕴涵的传统文化因素,适当拓展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导,使学生感受、认同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同时,深入挖掘抚远历史及文化资源,围绕本土文化、风俗民情、名胜古迹及城市风貌开发“东极抚远”等校本课程,让学生在了解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基础上升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以主题活动为抓手,丰富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

1.分学段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确保诵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要选择《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坚持以读为主,注重培养语感和整体感知能力;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要选择《论语》《孟子》《大学》《唐诗三百首》等,引导学生在诵读基础上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边读边思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坚持开展汉字听写大赛、诗词大会等活动,定期开展涵盖舞蹈、朗诵、书法、篆刻、绘画等内容的艺术展演活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现场书法、绘画大赛,为中小学生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搭建学交流平台,进一步增强广大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3.利用广播、板报、墙报、手抄报、网络平台等加大对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宣传,开展与传统节日密切相关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利用道德讲堂、学生辩论等持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以丰富的活动内容,多样的活动形式,增强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三、以创建活动为契机,明确传统文化教育导向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以提升师生的文明素养为重点,加强师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等作用,组织师生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文明礼仪和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学生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争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积极引导师生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2.以绿色学校创建为契机,引导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及传统氛围的营造,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园环境之中,不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让学生得到美的陶冶,使校园环境增添浓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四、以家校合作为纽带,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实效

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以及“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向学生家长宣传和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通过家长对孩子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知教育,并积极开展“我和父母同做”为主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围绕“忠、孝、礼、诚、信”等内容,引导学生在具体生活中明白为什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由校内延伸至校外,从而引领学生使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扫描右侧二维码
在手机打开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