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
{{ errorMessage }}


{{ errorMessage }}






{{ registerSuccessMessage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抚远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字体: 】   打印   分享

  提案号49

案    由:关于在城市建设中增加公厕建设规划的建议

提 案 人:殷蕾  抚远县医疗保险管理局  15645410000

内    容:

  公厕是表现城市细节的一种基础设施。在现代文明社会,公厕通过它的合理布局、整洁卫生和服务功能,来体现一座城市对公众细微的体贴和人文关怀,它以城市的一个细节,折射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准,以及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公厕少、如厕难,很多市民都曾有过内急时厕所难找情况,导致有的人随处小便的尴尬场面。随着我县城市建设步伐和加快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及黑瞎子岛和对俄旅游等旅游项目的启动,来抚远游客必将增加,厕所短缺引发的大问题,将影响到和东极明珠的综合形象。

  根据国家建设部1989年3月出台的《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规定,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和商业闹市区,两座公厕的间距为300米到500米,一般街道的公厕间距不大于800米。从一般行人平均每分钟可以走60米左右的速度看,找公厕的时间应该为2分钟到6分钟;另外,按照每平方公里不少于3座公厕的标准来说,如果公厕均匀分布,行人找公厕的时间应该不超过5分钟。同时城镇公厕一般按常住人口2500~3000人设置一座,其建筑面积一般为30~50㎡,按照这个比例,我县主城区公厕合理数量和实际上公厕的保有量还存在相当大差距。人有三急,系统解决“如厕难”问题等不得拖不起,它关乎民生,影响市民的幸福感和旅游城市的形象。

  我县目前存在有“住宅区无公厕,商业及旅游区公厕少,公厕标识不明显”的状况。城市公厕建设也存在全国性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公厕长期由政府独家包揽建设,未能很好地利用社会资金加大投资力量;在城市建设和城市改造中,公厕未能得到合理规划等。

  为方便市民如厕,必须体现人文关怀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增加公厕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城市建设规划先行,环境卫生部门应争取将城市公厕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尤其是公厕用地应纳入分区规划或详细规划。公厕建设在公共场所和社区、人口密集区和稀疏区的布局应逐步趋于合理,提高公厕建设质量和档次,完善管理措施。在城市建设中,也要做好公厕的标识建设,起好导引作用。加大公厕导向系统的建设力度,让市民不再“找厕难”。除了设置独立的标识指示牌外,在沿街的广告栏、垃圾箱上,增设厕所引导标志,标志上涂有荧光剂,方便市民夜间找厕。在县城区地图上加印公厕图例,在一些更为先进的城市中甚至于使用了公厕电子查询系统,方便市民如厕。这些都是我们在设计和建设中需要努力追求的方向。

  二、建议在我市的公厕建设中,宜通过行政等措施,拓宽公厕建设资金来源,借鉴其它城市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由社会出资的附属公厕建设,可鼓励民间资本注入,建立一批私营公厕,也可采取给厕所冠名方式,吸引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出资建造公厕。同时也可在公厕内外设立广告位,解决一部分厕所建造、厕所的清洁卫生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等资金问题。这会为我县公厕的建设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有望发展成一个新的产业。

  三、在建筑形式上,由于进行了大规模市政建设和城市改造,城市土地价值被重新定位,建设规划格局等因素限制,因此要发展公厕与其它建筑合并建设的“附属式公厕”,这种公厕是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满足公厕布局要求的好方法,加上公厕建筑、管理和卫生水平正在不断提高,附属式公厕在技术上已经成熟,因此在其它城市公厕建设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旅游区以为弥补公厕建设用地不足的缺陷和缓解游客如厕需求倍增带来的压力,可用合理数量的移动公厕来解决如厕难的问题。还可以在外形上体现其现代性和多样性以增加旅游城市的特色。

  公厕工程虽小但意义重大,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期待它能纳入政府的民生工程中,让走在街巷中的市民觉得及时解决内急问题已不再是个问题。



扫描右侧二维码
在手机打开此页